军队为何不能参与商业?看看如今的伊朗,后果有多严重!

你的位置:求带回血最稳的良心导师QQ > 新闻动态 > 军队为何不能参与商业?看看如今的伊朗,后果有多严重!
军队为何不能参与商业?看看如今的伊朗,后果有多严重!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5:01    点击次数:97

一支本该手握钢枪、戍守边疆的队伍,突然摇身一变,成了在商场里挥舞算盘的“资本大鳄”?听着有点魔幻,但这并非什么天方夜谭,而是在地球某个角落真实上演、且影响深远的戏码。今天我们聊的,就是伊朗那个特殊群体——伊斯兰革命卫队,以及他们如何把触角伸进了国家经济的肌体。

四十多年前,伊朗国内天翻地覆,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。新生的政权需要一支完全忠诚、能够守护革命果实的武装力量。于是,不同于传统的国家正规军,伊斯兰革命卫队应运而生。这支队伍,最初的兵源多来自底层民众,他们有着朴素的宗教信仰和对新政权的热情,可以说是“根红苗正”。

紧接着,上世纪八十年代那场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爆发了。正规军在战场上表现差强人意,反倒是革命卫队这支年轻的队伍,凭借着一股子狂热和不怕死的劲头,硬生生挡住了伊拉克军队的攻势,成了保家卫国的“英雄”。战争的洗礼,不仅让革命卫队在军事上日益壮大,更在政治和民心上赢得了特殊的地位。

转折点出现在战争末期和最高领袖霍梅尼去世之后。新上任的哈梅内伊与革命卫队渊源颇深,深知这支队伍的能量。当时国家经过八年战火,满目疮痍,急需重建。或许是出于让这支组织力强、执行力高的队伍发挥余热,或许是出于酬谢和巩固权力的考虑,革命卫队被赋予了一个新的“任务”——参与经济建设。

一开始,他们也只是接点修桥补路、盖房子的基础工程,看上去还算合理。但权力和利益这东西,一旦闸门打开,就很难再关上。革命卫队的商业胃口越来越大,触角越伸越长。到了新世纪,他们已经悄无声息地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,旗下公司数以百计,遍布伊朗国内外。

在伊朗,很多大型基建项目,比如高速公路、大坝、港口,甚至城市的标志性建筑,往往不是通过公开招标,而是直接交给了革命卫队旗下的公司。他们俨然成了国家工程承包市场里的“巨无霸”,别人根本没有竞争的机会。

更厉害的是,他们还盯上了国家的经济命脉。想想看,伊朗最大的电信运营商,据传被革命卫队完全掌控。国家最赚钱的南帕尔斯油气田,这块能躺着收钱的肥肉,也牢牢掌握在他们手里。这些领域带来的巨额利润,流向了一个军事集团的腰包。

有了钱,话语权自然就更重。据说在伊朗的央行里,革命卫队都有能影响决策的力量,甚至能左右货币政策和汇率。一个武装力量,能够插手国家经济的顶层设计,这画面怎么看怎么别扭,甚至有些让人脊背发凉。

这种特殊的地位,还伴随着一系列“特权”。革命卫队的商业实体,据说可以不用交税,他们的账目对外完全保密,谁也无权过问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正常的民营企业怎么跟他们竞争?这就像是拳击比赛,一方戴着特制的铅手套,另一方却被绑住了手脚。

结果可想而知,伊朗的民营经济长期萎靡不振。很多有想法、有能力的商人,不是被挤得走投无路,就是干脆带着资本和技术远走高飞。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力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间力量的蓬勃发展。当这股力量被压制、被盘剥,整个经济机器自然就运转不畅。

这种内部的结构性问题,甚至影响到了伊朗的对外合作。前几年我国跟伊朗签了个据说价值数千亿美元、为期25年的全面合作协议,涵盖能源、基建、贸易等多个领域。本来是件互利共赢的大事,外界也寄予厚望。

可这么大的协议,落地过程却异常缓慢,雷声大雨点小。不少分析就指出,这背后就有革命卫队的影子在作怪。他们担心中国资本和企业大规模进入,会冲击到自己在某些领域的垄断地位,动了自己的“奶酪”,于是想方设法设置障碍。国家层面敲定的大战略,就这样被部门的利益给绊住了。

更让人担忧的,是这种深度介入金钱游戏对革命卫队自身的影响。当年那支充满信仰、不惧牺牲的队伍,如今呢?当一些高层将领住豪宅、开名车、过着与普通民众天壤之别的奢华生活时,当年那种纯粹的理想和献身精神,还能剩下多少?

一支心思都扑在如何赚钱、如何分钱上的军队,它的战斗力还能保持多久?它的内部还能有多么团结?据说,连以色列的摩萨德,这些年都能多次成功渗透到伊朗内部,甚至包括革命卫队的一些关键部门。这背后的原因,或许也跟内部价值观的变化、腐败侵蚀带来的漏洞有关。

老百姓的心里是有一杆秤的。两伊战争时期,革命卫队是人民的英雄。可如今,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,对他们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。社交媒体上,批评他们垄断经济、与民争利的抱怨此起彼伏。在很多年轻人看来,这个庞大的军事实体,已经从国家的守护者,变成了国家发展的最大包袱。

所以你看,军队经商这事儿,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。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市场失灵、效率低下那么简单。更深层面的,是它模糊了军队的职能边界,侵蚀了国家的治理能力,甚至在某种程度上,绑架了国家的未来走向。

军队的本职,是守护,是奉献,是用枪杆子保卫家园。而商业,是追求利润,是市场竞争。当这两者深度捆绑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界限模糊不清的时候,这杆枪还能不能对准真正的敌人,这个钱袋子会不会变成腐蚀国家肌体的毒药,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。

伊朗的故事,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军队深度介入商业活动可能带来的种种危险。它提醒我们,一个国家要想健康、可持续地发展,必须要有清晰的权力边界和职责划分。军队就该老老实实地聚焦国防,政府就该专心致志地搞好治理,市场就该交给企业去公平竞争。这三者一旦混在一起,互取所需,相互勾结,国家这艘大船,迟早会偏离航向,甚至触礁沉没。